医疗影像巨头东软叒递表,能否复制联影IPO神话?
来源:星空财富
医疗行业长坡厚雪,医疗影像影是东软值得深挖的行业。咱们今天分析的叒递这家公司就是来自医疗这条长坡的东软医疗(A04133)。
近日,否复东软医疗叒在港交所递表,制联这已经是神话该公司第三次递表。尽管还没过会,医疗影像影却吸睛无数,东软足见其所在赛道魅力不一般。叒递
为何错失今年科创板最大IPO?否复
东软医疗早在2020年6月就已经在科创板提交了A股上市申请,彼时同一赛道的制联巨头(688271)还没有行动。其实在国产医疗影像设备(属于医疗器械)这个卷到极致的神话赛道里,毕竟东软医疗成立时间比联影医疗早13年;毕竟东软医疗拥有生产中国第一台CT、医疗影像影第一台DR、东软第一台超导磁共振、叒递第一台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造影机、第一台256层宽体探测器能谱CT、512层CT等骄人成绩。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对子公司东软医疗上市的谋划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。
2016年9月时,东软集团还持有东软医疗33.35%的股权。2017年10月,东软集团通过放弃增资时的优先认购受让权,将对东软医疗的持股比例稀释到了29.94%。至此,东软医疗不再纳入东软集团的合并报表范围,东软集团对其改按权益法进行核算。
来源:东软集团公告截止目前,东软集团对东软医疗的持股比例依然是29.94%。股权如此分散,以至于东软医疗的《招股说明书》中提到,东软医疗是一家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。
来源:东软医疗《招股说明书》来源:东软集团投资者关系问答当年万科和宝能的股权之争(万宝之争)还历历在目。总结历史经验,不难得出如下两个公式:
无主公司+公司质地优良=家门口的野蛮人环伺;
公司股权分散=股东大会决策效率低下。再者说,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控制权实际在公司管理层手中。公司管理层的职业道德和水平到底怎样,咱们通过一下公开问答可以窥见一斑。
问:为什么东软医疗偏要设计这种极不稳定的股权结构呢?
答:东软集团通过稀释所持东软医疗股权,东软医疗不再是东软集团的子公司,从而试图规避分拆上市的监管要求。
分拆上市指的是上市公司将其部分资产或业务,以子公司的形式独立出来并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。在国际上常被用作多元化公司提升主业集中度、运营效率及估值的重要手段。但同时也存在上市母公司被“空心化”的风险,比如通过分拆上市剥离运行良好、估值较高的业务,而将发展前景相对较差的资产留在母公司体内。
中国香港、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层对申请分拆上市的母、子公司业务独立性有严格要求,避免拖累母公司盈利和股东权益,但设定门槛不高,分拆上市更多是企业的自主决策行为。相比之下,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规则对分拆上市的要求更显严格。
2019年,证监会发布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》(证监会公告【2019】27号,以下简称“分拆境内上市规定”)。第二条规定:“上市公司最近3 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,且最近3个会计年度扣除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利润后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 亿元人民币(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计算)”。
(注:2022年1月5日,证监会公布《上市公司分拆规则(试行)》,上述规定基本保留不变,这是后话。)
以股权结构调整完毕的2017年为起点往后数三年,东软集团2018年-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10亿、0.37亿、1.31亿,盈利能力并不强,距离6亿元的门槛还差一大截,再扣除东软医疗的利润的话,距离更遥远了。
分拆境内上市规定第六条规定:“上市公司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持有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股份,合计不得超过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前总股本的 10%;上市公司拟分拆所属子公司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持有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股份,合计不得超过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前总股本的 30%”。
东软集团对东软医疗股权稀释后,股权结构为:东软控股持股15.51%,大连康睿道(实控人是创始人刘积仁,东软集团的高管)持股8.92%,东控第八持股4.38%,大连商务咨询持股0.04%。根据《招股说明书》披露,这些股东全是关联股东,这些关联股东合计持股比例28.85%。
摘自《东软医疗招股说明书》
显然,东软集团关联方对东软医疗的持股比例超过监管规则的上限了
东软集团为了打造自己的资本版图,合理利用规则做出的操作有一定水平,但能否成功,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公司质地,看母子公司之间的独立性。即使长袖善舞进行合理规避,监管层为避免从众效应,未必会支持这种操作。
也许是深谙上述道理,由于无法满足A股资本市场对分拆上市的监管规则要求,东软医疗并没有恋战,在递交科创板A股上市申请后不到6个月之后,于2020年11月26日主动撤回,转道前往香港去打造东软系资本版图。
想必东软医疗对于友商联影医疗 77.69倍的市盈率也就不会眼红了。
为何“药不如械”?
通过东软医疗的赛道操作难易度来看,药不如械,理由如下:
- ·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9月1日生效 业界认为年内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
- ·美国7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5.7 创17个月新低
- ·中金:个护家清用品孕育着广阔的投资机会 优秀国货品牌有望持续崛起
- ·光大证券:龙头民营物管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
- ·蚂蚁保换帅!蚂蚁集团副总裁张彧出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,邵文澜卸任
- ·新能源被基金超配到峰值,医药被低配到谷底!未来行情会这样演绎
- ·吉林、云南等避暑目的地订单翻倍 反季滑雪成热门玩乐方式
- ·哈尔滨道里区康安三道街31至45号房屋存安全隐患,需紧急避险
- ·国开行王卫东:将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
- ·西班牙专家: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
- ·20位中央部委领导坐镇!数字经济发展部级联席会议有何深意
- ·首次券商投教工作评估结果出炉,安信国泰君安等30家券商获评A
- ·多项目触发积分摇号、开盘即售罄,上海新房市场量价回升
- ·油价飙升导致英国汽油盗窃事件激增,二季度造成损失增加70%
- ·定增市场热度回升!谢治宇8个亿参与大全能源定增 ,史博、唐晓斌、孙彬也积极布局…
- ·德银二季度净利润10.46亿欧元,连续八季实现盈利
- ·马骏:高碳行业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
- ·苹果财报前瞻:销售增速或创疫情来最低 外界更关注需求是否放缓
- ·惊动联合国!471人伤亡或失踪,3000人逃离,什么情况?伊朗最新发声:暂停美元交易!日元也被俄剔除
- ·折叠机也能全天续航!moto razr 2022用上3500mAh电池
- ·格力地产:陈辉董事长集中调研海洋板块、现代服务业板块
- ·深观察|明星纷纷与趣店切割,争议下的预制菜能成功吗?
- ·腾讯、华为相继入局网约车背后:有机构预判,2025年我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
- ·快手Q2业绩前瞻:基本面持续优化,平台流量保持增长
- ·两市延续窄幅震荡 光伏设备获17亿主力资金青睐!
- ·飞信卒于2022:中国移动一手好牌被打烂 5亿用户成“僵尸”